新聞分類

聯繫我們

企业名称:

邮箱:

传真:

网址:www.chgrc.hk


【科学育儿】睡前一小时,千万别对孩子做这5件事!

您的當前位置: 首頁 >> 新闻中心 >> 培训资源

【科学育儿】睡前一小时,千万别对孩子做这5件事!

發佈日期:2018-09-13 作者: 點擊:

1、不要让孩子睡前哭

作为父母,有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早点睡觉,再三催促,难免会着急上火,责骂他,甚至动手打他。

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,但却会影响睡眠,严重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,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。

另外注意,睡前不要拿一些妖魔鬼怪来吓唬孩子,不要讲恐怖故事。

0~6岁的孩子,本身就对黑暗充满了恐惧,需要家长睡前安抚,给够孩子安全感。

睡前吓唬孩子,会让孩子更惧怕黑暗,甚至对睡觉产生一种焦虑症状或者抗拒心理。

孩子的安全感一旦缺失,性格会变得内向,胆小,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心理疾病。


2、别开小夜灯睡觉

有的孩子怕黑,妈妈就买来小夜灯,以为孩子伴着灯光入睡就不会害怕了。

可是有儿科医生说:孩子睡觉时,不建议开蓝色灯。

这是因为,我们的大脑中有个叫「松果体」的内分泌器官,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褪黑激素。

婴儿出生后3个月以内,褪黑激素分泌的节律性并不明显,白天和夜间浓度差不多。

之后,褪黑激素的昼夜节律现象会逐渐明显,3~5岁幼儿在夜间的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。

睡前一小时,千万别对孩子做这5件事!


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,能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,改善睡眠质量。

同时,能抑制我们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,使我们的心脏得到休息,并能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。

而松果体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遇到蓝色的光,褪黑激素就会停止工作。

而且,开着灯睡,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,影响孩子长高。

所以,孩子睡觉前的一小时,最好把大灯关上,改为光线较暗的床头灯,且避免光线直射孩子的眼睛。

待孩子睡着后,一定要把灯关了。

如果真的需要一盏小夜灯,可以选择橙色或红色、光线柔和的小夜灯。

切记不要放在床头,应该尽量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,如床尾或者卧室外的走廊里。

睡前一小时,千万别对孩子做这5件事!

3、睡前别让孩子吃太饱

有的孩子睡前会喊饿,妈妈们就会给孩子吃点东西,但其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。

之前看过一个新闻,一个5岁的男孩在幼儿园吃饭吃到撑,但没等消化就午睡了,结果因为食物倒流,堵塞气管而死。

其实不只是午睡,晚上睡觉也会出现这种危险。

临睡前吃太饱,会形成积食,加重胃的工作量,导致脾胃不和,万一发生食物倒流现象,还会危及孩子生命。

另外,孩子如果睡前进食大量甜食,也会对牙齿不好。

睡前不能吃太饱,且睡前进食后,需要刷牙漱口,保持口腔卫生。


4、与父母同睡时不要让孩子裸睡

孩子裸睡,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,很多国内外专家都认为,孩子裸睡可以让他们的四肢更伸展更自由,他们皮肤接触被子和床的面积更多,有利于他们的感统训练。

而且裸睡是孩子的一种选择,是他们的自由,父母不必要大惊小怪。

但如果要和父母一同睡觉,爸爸妈妈就必须告诉孩子得穿上衣服才能一起睡。

这样能让孩子有界限感,对他们性意识的萌芽和觉醒有很正确的引导作用。

不过,如果孩子喜欢裸睡,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,每周换洗床上用品1~3次。如果是天气较热,容易出汗的季节,最好经常清洗。


5、睡前别让孩子太兴奋

优质充足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如果孩子睡前太过兴奋,就会他的睡眠质量。

因此,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。

睡前一小时,不玩太刺激的游戏,不看电视,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和故事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。

睡前一小时,千万别对孩子做这5件事!


6、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是成长的关键!

睡眠是孩子成长的关键。因此,帮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好的睡眠习惯,是非常重要的。

美国睡眠医学会(AASM)于2016年发布了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:

4~12个月婴儿:睡眠12~16h(包括小睡)

1~3岁儿童:11~14h(包括小睡)

3~5岁儿童:10~13h(包括小睡)

6~12岁儿童:9~12h

13~18岁青少年:8~10h

一般来说,睡眠充足的孩子长得快。

因为孩子的发育受到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调节,而一天当中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段,是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之间。

而生长激素的分泌,需要在孩子熟睡的状态下进行。

所以,应该让孩子每天10点前入睡,11点左右进入熟睡状态,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就能让孩子在身高上抢占「超车道」。

而且,秋季的来临让孩子的户外活动增多,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加长,体内合成钙增加,加上多做跑跳运动,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增量分泌。

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chgrc.hk/fa/news/418.html

最近瀏覽:

  • 線上客服
  • 聯繫電話
    18270919270
  • 線上留言
  • 線上諮詢
    歡迎給我們留言
    請在此輸入留言內容,我們會儘快與您聯系。
    姓名
    連絡人
    電話
    座機/手機號碼
    郵箱
    郵箱
    地址
    地址